近日,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部關于深圳市開展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其中涉及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發展、港口城市近距離內陸港體系建設、高度城市化地區高速公路立體復合改擴建及自由流收費體系建設、智慧交通科技創新應用等方面開展試點。
都市圈軌道交通
深莞惠軌道納入地鐵五期建設
軌道交通方面,要求與周邊城市協同開展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一體化規劃,推進深惠城際、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等一批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加快深圳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向周邊城市延伸。
依托西麗、機場東樞紐建設,探索由地方主導的樞紐統一規劃、設計、建設、管理模式。開展鐵路樞紐用地立體分層設權、分層出讓,推動樞紐站城一體化開發,破解既有條塊分割、銜接不暢等難題。
通過1—2年時間,啟動深大城際、穗莞深城際延伸段、深惠城際等城際鐵路項目建設。
深圳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深圳14號線東延至惠州惠陽、深圳11號線北延至東莞長安、深圳22號線北延至東莞塘廈等跨市城市軌道項目納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并啟動建設。
通過3—5年時間,深圳6號線支線與東莞1號線黃江至深莞邊境段完成銜接及貫通運營。
西麗樞紐和機場東樞紐建設完成,形成可操作、可復制推廣的樞紐統一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的一體化工作流程。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交通和站城一體化規劃、建設、運營機制進一步優化,銜接水平全面提升,支撐區域高效聯動發展。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在《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復》中也明確,深惠城際前海保稅區至惠城南段(含大鵬支線)為133公里,投資781億元,主要途經西麗、深圳北站、龍華、龍崗、瀝林、惠城南,將在2022年前啟動建設。同時,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列為近期建設項目,也將在2022年前啟動建設。
建設港口城市近距離內陸港體系
一兩年內完成平湖南鐵路貨場建設
完善深圳港疏港基礎設施網絡,打通鐵路進港“最后一公里”。推動平鹽、平南疏港鐵路改造,加快平湖南鐵路貨場建設,啟動黎光內陸港前期工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深莞惠地區集裝箱近距離內陸港體系運營模式研究、選址研究、疏港鐵路規劃方案研究,完成平鹽鐵路改造詳規,完成平南鐵路工可等前期研究并啟動建設,完成平湖南鐵路貨場建設并投入運營。
通過3—5年時間,平南鐵路改造完成,平鹽鐵路改造工程動工。與東莞就黎光內陸港建設達成一致,用地得到落實,完成黎光內陸港和平湖南至黎光鐵路支線的前期工作。
形成包含近距離內陸港規劃方法、建設方式、運營模式、監管機制等在內的一整套成體系的技術成果。完成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搭建,實現海關、鐵路、內陸港、綜合保稅區等環節的數據交換與共享,多式聯運服務水平和整體效率顯著提升。
智慧交通科技
建設交通運輸一體化智慧管控平臺
通過1—2年時間,前海樞紐、深圳機場、媽灣港區、蛇口郵輪碼頭、深圳地鐵等為代表的一批城市新型智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化運營水平明顯提升。
通過3—5年時間,建成深圳城市交通大數據中心,完成交通運輸一體化智慧管控平臺建設、信號燈“一張網”調控等項目,精準管控和精細服務能力大力提升。
(來源:交通運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