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出口基地,廣東上萬家企業在政府的推動下,開始大規模的“觸網”,廣東的產業升級瞄上了網絡新平臺。
十幾家電子商務平臺、上百家網上商城、上萬家廣東企業近日宣布,將自己的企業、產品搬上網,共同以“廣貨”的名義向全國,乃至全球推廣廣東產品。秒殺、團購、打折等電商促銷手段一應俱全,不過,與一般電商的促銷不同,這上萬家企業,每一家都必須經過工商部門認證才能上網。同時還要接受質監、知識產權等部門嚴格監督。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經濟師陳容秋:“省財政對首次上網‘觸電’的這些工商企業,像他們上網的費用或者加入平臺的會員費用,我們給予補貼,或者承擔。”
東莞市科磊得數碼光電科技公司董事長陳德華:“通過電子商務,我們在國際上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向我們買產品,這幾年基本是按照100%的速度來遞增。”
網絡銷售新渠道也帶動了生產流程再造,不僅讓廣貨價更優、物更美,也推著企業的內部管理往前跑。
中山華帝燃具股份公司新興渠道部總監李永強:“電子商務今天我們有一個活動,第二天你的整個供應鏈,整個安排生產就得發生變化。”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李春洪:“給廣貨開拓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同時我們還要培育一批電子商務企業,帶動廣東相關產業的發展。”